——广东省名中医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脉诊系列讲座首讲
孟繁甦
8月19日晚,一场关于中医核心诊断技能——脉诊的学习活动由广东省名中医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拉开帷幕。本次讲座是脉诊系列课程的第一讲,由广东省中医专家赖海标教授亲自授课,前来听课的不仅有高年资的主任医师,还有许多年轻大夫、规培医生等。
讲座伊始,赖教授便以“脉诊无用论”与“脉诊神话论”两种极端观点切入,点明了当前学习脉诊的常见误区,发人深省。他强调,脉诊既非玄学,更非糟粕,而是深刻体现中医“天人合一”思想,精准洞察人体“阴阳气血”盛衰的客观诊断方法。赖教授提纲挈领地指出,脉的搏动是“阴血的充盈”与“阳气的鼓荡”共同作用的结果,其核心目的在于“了解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”。
随后,赖教授将复杂的脉理化繁为简,提出了理解脉象的三个核心维度:
有力无力以辨阳气盛衰;
脉体大小以辨阴血盈亏;
脉位浮沉以辨气血走向。
这三大原则如三把钥匙,为在场所有听众打开了通往脉学殿堂的大门。
本次讲座的精华,在于赖教授创新性地将纷繁复杂的二十八脉归纳为“浮、沉、迟、数、虚、实”六纲脉,并对每一纲下的代表性脉象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讲解。
浮脉类如“木浮水面”,主表证;其下的洪脉“状如波涛”,主阳热亢盛;芤脉“如按葱管”,提示失血伤阴。
沉脉类如“石沉水底”,主里证;弱脉“柔如棉絮”,为气血不足;牢脉“坚牢不移”,则为阴寒内盛。
迟脉类“一息不足四至”,主寒证;涩脉“如轻刀刮竹”,多为气滞血瘀。
数脉类“一息五至以上”,主热证;疾脉“一息七至以上”,更提示阳极阴竭的危象。
虚脉类共同特点是“应指无力”,如虚脉的“按之空虚”、微脉的“似有似无”。
实脉类则“应指有力”,如滑脉的“如珠走盘”、弦脉的“如按琴弦”。
赖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,比喻精当,将原本抽象的指下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。整个讲座过程中,听众都非常投入,认真做着笔记。课后老师和学生们互动,尝试体会不同脉象的特点,课堂的学习氛围很浓厚。
赖教授特别强调,脉诊绝非孤立的诊断方法,必须与望、闻、问三诊相结合,做到“四诊合参”。同时,他也鼓励大家要“创造机会多摸脉”,在临床实践中反复体悟,方能真正掌握这门中医的绝学。讲座结束后,大家意犹未尽,纷纷相互“摸脉”,将课堂上学到的浮、沉、迟、数、虚、实在同伴身上寻找印证。赖教授耐心地为年轻大夫们解惑,现场讨论非常热烈。理论学习与实践互动完美融合,将本次讲座的价值推向了高潮。
图片
一个小时的讲座虽然短暂,但其内容之精炼、启发之深刻,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获益匪浅。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,更是一次中医思维的激荡和传承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脉诊系列讲座的持续深入,必将进一步提升我院医师的临床辨证水平,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。期待赖教授下一讲的精彩内容!
图片
图片
一审:孟繁甦
二审:阚丽娜
三审:赖海标
温馨提示:本公众号文章旨在学术探讨与学术交流,不建议直接使用文中治疗方法,如需使用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直接到医疗机构就诊,谢谢理解和支持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广瑞网配资-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-个人股票配资-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