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——·前言·——》
一位曾经是土匪出身的骑兵师长,为了抗日英勇奋战,最后在红油杆子村为国捐躯,头颅被日军割下,至今音讯全无。一个在西安事变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将领,最终却在血与火中走向悲惨结局,这位人物到底是谁?为何在西安事变之后,他的结局如此令人痛惜?他的故事与蒋介石、张学良又有着怎样的复杂关系?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段令人心碎的历史。
刘桂五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,年轻时便投身于劫掠生涯。20世纪20年代末,正值热河地区的土匪肆虐,他凭借着铁血的狠劲儿逐渐在这个充满乱世的地方站稳脚跟。抢劫军火库、伏击敌人时,他毫不手软,直接扔雷炸敌,哪怕自己陷入绝境也要把敌人拖下水。这股不怕死的气概,使得他在土匪中快速崭露头角。
展开剩余84%当时,宋哲元和白凤翔组织的新军正处在起步阶段,刘桂五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队伍,从一个普通的班长开始,凭借着过人的勇猛,一步步杀上了更高的职位。在战场上,刘桂五以极为果断的指挥著称,他对待敌人毫不留情,甚至到了“不许任何人退缩,若有半步后退者,我亲自枪毙”的地步。他所指挥的骑兵第六师因其严明的纪律和出奇制胜的作战风格,留下了“马不卸鞍,夜不脱甲”的赫赫战名。
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东北沦陷,日军压境,许多官员选择了逃避或投降,而刘桂五却誓言要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。他不信蒋介石提出的“先安内后攘外”理论,毅然决然地带领队伍冲入敌阵,一边打击敌人,一边怒骂蒋介石,言辞之尖锐令人惊讶。张学良很快注意到了这位敢于直言、刚烈的将领,觉得刘桂五是一员不容小觑的猛将。
1936年12月,西安事变即将爆发的前夜,张学良向亲信询问:“谁敢真心动蒋介石?”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人——刘桂五。当时,刘桂五带领骑六师,猛然突破了华清池的防线。这个夜晚,马蹄声震耳欲聋,宋美龄刚脱下睡袍,院墙突然炸开,刘桂五一马当先,带着五十名死士冲入蒋介石的卧室。蒋孝先开枪击中一名死士,但很快被反击的刘桂五刺杀。当他看到蒋介石时,怒吼一声:“把他押走!”一气呵成,十分钟内,蒋介石从床上被拖拽到马车中,紧急送往西安。
这一事件让南京的政府震动不已,蒋介石被软禁,宋美龄痛哭流涕,急需兵力,而南京也迅速调集军队准备进攻西安。刘桂五没有丝毫慌乱,按部就班地布防,晚上严密巡逻,准备随时应战。西安事变能最终和平解决,刘桂五的果敢和决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张学良非常欣赏他,立刻提升他为正式少将,并把骑六师的任务交给他。此后,骑六师开始以更加铁血的方式运作,西北的防线也都铭记着这个“红脸将军”的名字。
但西安事变后,蒋介石并未彻底放下对刘桂五的记恨。虽然口头上说“既往不咎”,但在心底的怨恨依然积压。刘桂五从蒋介石的亲信变成了所谓的“叛军”,不得不东躲西藏,过了半年多的颠沛流离生活。最终,他被马占山接纳,加入东北挺进军,继续为抗日而战。
1938年春,日军发起了对绥远的疯狂进攻,三万日军压境,傅作义和马占山的压力山大,刘桂五所在的骑兵成了唯一能够快速机动的力量。四月初,挺进军突围受阻,五千人被三万敌人围困在了红油杆子村。马占山命令刘桂五断后,“不守就是全军覆灭”,刘桂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令,并亲自布防。他将自己的战马拴在一棵老槐树下,身上别着三支手枪,在村中指挥战斗。敌军的轰炸和装甲车不断冲击,村庄几乎被摧毁,但刘桂五依然坚守阵地,死死拖住敌人的进攻。
第一轮轰炸后,村里到处是倒塌的房屋,炸死的马匹散落一地,然而刘桂五却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号召士兵坚持到底。他的脚被炸伤了,鲜血顺着靴子流淌,但他依然怒骂:“后退半步是孙子!”他把自己伤势忽略掉,一边指挥战斗,一边鼓励士兵:“人死了,鞍别丢!”敌人看到骑六师伤亡惨重后,开始大规模屠杀,刘桂五的身躯被爆炸震倒,腹部重伤,肠子外露。但他依旧咬牙撑起,用最后一口气大声喊道:“谁敢降,先杀我!”
最后一批骑兵英勇冲向敌阵,穿过尸体堆积的河流,带走了敌军的指挥官。刘桂五倒下的那一刻,他的眼睛仍旧睁着,嘴唇轻微动了一下,发出最后的一声呼吸。他的部队硬生生打残了三万敌军,炸掉了二十多辆敌军装甲车,击毙了一千四百多名日军,红油杆子村变成了废墟,骑六师仅剩下两百余人,伤痕累累。
虽然这场战斗没有留下一部纪录片,也没有官方表彰,但马占山却含泪悼念:“刘兄,你死得其所。”战斗结束的第二天,日军回到村庄收尸,刘桂五的遗体被发现在一处断墙下,面目全非。他的头颅被日军割下,装进福尔马林罐中送走,留下了这段永远未解的悲剧。
多年来,刘桂五的头颅始终没有归还。尽管有人在日本某博物馆见过这个头颅,经过多次交涉,日本方面始终没有确认相关情况。刘桂五的遗骸被马占山亲手安葬在大青山的忠烈祠中,后来随着战争的爆发,忠烈祠被毁,但刘桂五的牌位被当地百姓保护了多年。直到1950年代,牌位才被迁至西安烈士陵园保存。
1980年代,有一名退役日军老兵将一张照片带回中国,照片中显示刘桂五的头颅,但依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。刘桂五的头颅成了永远的谜团,而他的英勇事迹,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配资-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-个人股票配资-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