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1 年,东北的冬天寒风刺骨,沈阳军区的氛围却格外严肃。新上任的总参谋长杨得志要来视察,这对军区来说,可是个展示成果、接受检验的好机会。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心里明白这事儿的重要性,早就开始精心准备,把军区的训练、战备等重要情况,都仔仔细细地整理成了详细报告。可就在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,李德生却做了个让秘书意想不到的决定。
“把报告给谢振华副司令员,让他向杨总长汇报工作。” 李德生语气坚定地跟秘书说。
秘书一听,满脸疑惑,忍不住劝道:“司令,杨总长亲自来,按惯例您亲自汇报才合适呀。” 在秘书看来,军区司令向总参谋长汇报工作,那是天经地义的,既能表示对上级的尊重,又能把军区工作全面地展示出来。
李德生却严肃地瞪了秘书一眼,说:“你不懂,就照我说的做,让谢副司令去汇报。” 秘书虽然心里不明白,但司令员都这么说了,也只能照办。
那李德生为啥要让谢振华副司令员代替自己汇报呢?这背后可有不少故事。
话说 1977 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完,国内的政治、军事形势有了新变化。罗瑞卿当上了中央军委秘书长,开始启用一批年轻有能力的干部,给军队建设注入新活力。谢振华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,就进入了罗瑞卿的视线。
谢振华的军事生涯那叫一个精彩。1916 年,他出生在江西崇义一个贫农家庭,从小就投身革命。1930 年,他父亲被反动派杀害,这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。同年,他加入了红军游击队,没多久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从那以后,谢振华在革命的大风大浪里一路成长,军事才能和革命意志都特别出众。
红军时期,他在红三军团当过青年干事、新兵营教导员。1934 年,才 18 岁的他就当上了红五师十四团政委,是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里最年轻的团政委。在这个位置上,他和杨勇、张爱萍这些后来有名的开国上将一起打仗,积累了不少军事和政工经验。长征的时候,谢振华带着部队在湘江战役中拼命战斗,面对比自己多好几倍的敌人,他毫不退缩,靠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指挥,为掩护大部队转移立了大功。后来的攻占娄山关、重夺遵义城等硬仗,也都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,他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,也越来越受中央重视。
抗战爆发后,谢振华调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当政委,继续跟日寇战斗。解放战争时期,他在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当副政委、副司令员、司令员,带着部队在淮海战役等大仗中屡立战功。1949 年,他成了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军长,是当时全军整编后最年轻的军长之一,接着又带着部队参加了渡江、上海等重要战役,为新中国成立出了大力。
建国后,谢振华在军事和地方工作的重要岗位上都很活跃。他当过山西省委第一书记、山西省军区司令员,还兼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(挂职),全面负责山西的党政军工作。不过,在复杂的政治环境里,他也受了些影响。好在毛主席、周总理关注到了他,他才没出大事,后来被安排在北京治病。
直到 1977 年,经罗瑞卿推荐,谢振华的人生迎来了又一个重要转折点。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和各级领导都同意启用他,还专门找他谈话。命令下来的时候正好是春节,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考虑到谢振华刚经历了一段特殊时期,就劝他在家过完年再去上任。可谢振华一心扑在工作上,接到命令后,马上就去沈阳军区报到了。
李德生对谢振华的到来特别欢迎。在他心里,谢振华不光是资历深的战友,更是值得敬重的前辈。他俩同一年生,都是 1930 年参的军,后来也都被授予开国少将。但李德生觉得,谢振华的从军经历更丰富,打仗积累的经验和展现出的能力,都让他打心眼里佩服。
谢振华一到军区,就马上投入工作。当时,李德生让他和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肖全夫一起在前沿设指挥所,搞防御性演习。谢振华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领导能力,把各项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,演习效果特别好,他的干练作风和超强工作能力,得到了军区上下的一致认可。
这次杨得志来视察沈阳军区,李德生觉得这是个让谢振华露脸的好机会。他知道杨得志刚上任,正观察了解军队各方面的人才呢。让谢振华向杨得志汇报工作,既能让杨得志直接看到谢振华的工作能力和军事素养,也能给谢振华争取到更发展空间。
其实,在杨得志来军区之前,李德生就跟他打过招呼,说了让谢振华汇报工作的想法,还详细介绍了谢振华的经历和工作表现。杨得志听了表示理解和支持。
杨得志来视察那天,谢振华精神饱满地向他详细汇报了沈阳军区的工作情况。他汇报得有条有理、内容详细,把军区的工作成果和自己的专业能力都展现了出来,给杨得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汇报完,杨得志对谢振华的工作评价很高,对沈阳军区的工作也很满意。
这次汇报,让谢振华在杨得志面前出了头,也为他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了好基础。从那以后,在李德生和谢振华的共同领导下,沈阳军区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,各项建设都有了很大进步。他俩配合默契,互相支持,为保卫祖国的东北边疆,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。他们的故事,成了我军历史上团结协作、任人唯贤的一段佳话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军队的发展,努力奋斗,无私奉献。
广瑞网配资-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-个人股票配资-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